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公司的远景目标是不仅要巩固和扩展国内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和份额,并且致力于融入全球制造业的分工与合作体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平台上,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基地。为了迈向这个目标,对各方面要求都是精益求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水泥行业,不断地与大型企业签定项目。比如与三狮集团签定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提供主要设备给海螺万吨线等,这些项目的成功都是对中信重机的肯定。面对如今取得的成绩以及公司今后的发展,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总经理任沁新有什么话想说呢?
国家宏观调控对企业来说是个机遇,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中国水泥网:今年以来,国家对水泥行业实施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对业内冲击很大,很多企业的生产建设受到影响,不知道中信重机是如何理解和应对目前的状况呢?
任总:这次国家宏观调控是个大局,好多企业都受到影响。其中,我们服务的主要领域水泥、钢铁、电解铝又是国家重点整顿的行业。既然是国家的大局,企业就要去适应这种调整和市场的变化,按市场需求来讲,水泥行业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的,是被拉动性的。尽管今年国家经济做了调整,但上半年GDP仍然达到了7.9%的增长速度,全年要超过7%,这个增长一定会带来水泥行业的增长,同时又会形成水泥市场存量调整的需求,更加速了水泥市场和资源向大型水泥集团聚集。
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就是要淘汰落后工艺,目前国家限制立窑以及4000吨以下的生产线。而我们为水泥企业提供的国产化大型技术装备都适用于4000吨、5000吨以上的。在这个领域里,大型化、规模化、效益化的水泥企业在目前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发展速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商机。因此,我感觉国家的这次调整,对公司的影响主要是结构方面的,更加促使我们向大型化、成套化、规模化、高效、节能化方向努力来适应水泥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说,这次宏观调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企业发展。
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成功,将为水泥工业增添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对中国水泥行业有很大的示范性
中国水泥网:此次中信重机和三狮集团成功签约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共同合作发展水泥行业循环经济模式,请任总谈谈这对中信重机和我国水泥工业建设发展的意义。
任总:签下这个低温余热发电项目要从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水泥行业是耗能大户,余热利用有巨大潜力;第二,我国是缺电大国,尤其是这两年情况更为严重;第三,我国是万元GDP消耗能源最高的国家之一。从这个角度说,我国急需从发展方向来解决大型水泥的节能化问题。而这个问题应该说也一直是我们多年来在产品研发上的重点,但由于种种原因,余热发电,尤其是低温余热发电这个领域都一直是由国外提供技术。作为国家的骨干企业,我们责无旁贷地要实现余热发电上的国产化,尤其是低温余热发电上的重大突破。为了这个责任,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通过对国外产品的调研,通过自身坚持不懈地开发和研究,我们已经具有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这次和三狮携手把这项技术真正变成产品是双方共同合作、共同技术开发的结果。这项举措对于我们和三狮来说都是第一次,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解决了很多工艺方案上的不足。截止目前,双方对技术方案已达成一致,签定了成套总包框架协议,为项目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明年项目将建成投产。如果我们建成了第一条,以后日产4000吨以上的都可以推行这项技术,不但节能高效,而且解决了回转窑用电占50%以上的问题。无论对企业、社会、人类都是重大贡献,也为水泥工业增添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对中国水泥行业有很大的示范性。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这个领域里创出中国自有的技术和品牌。
不断增强装备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为扩大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地基础
中国水泥网:中信重机目前正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请问任总在走出去过程中,中信重机做了哪些准备,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计划及目标。
任总: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能一条腿走路,尤其是在市场开发上,要两条腿走路,国内外市场同时向前推进才有发展。目前,我们走出去的表现一是通过和国外著名企业的合作,“借船出海”,目前我们与史密斯、麦索、GE等一批知名企业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二是把成套产品出口做到发展中国家,如印尼、越南、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孟加拉、突尼斯等。最近我们不断地考察国外企业,在考察了一些欧美企业之后,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大型水泥装备的制造加工都是在发展中国家,国外基本没有生产设备本体的企业。而目前我国的大型装备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无论是技术上、质量上,还是交货期上都能满足市场的要求。我国日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水泥装备里,主机大部分是由我们提供的。唯一在原料立磨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目前经过消化、吸收和改进,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立磨成套技术和设计技术。并且和三狮达成协议,首先在三狮推出中信重机的一套原料立磨产品。我们将在现有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装备能力和技术能力,为扩大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地基础。
技术装备的提升意味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扩大。因此,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中国水泥网:中信重机这几年发展势头迅猛,那么企业在哪些方面做了工作,使中信重机的发展蒸蒸日上?
任总:这几年中信重机的高速发展,第一是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扩大规模;第二是产品的技术开发,正因为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使关键的大型设备国产化比例越来越高;第三是技术装备改造。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可以说近两年内所有技术改造资金相当于重建一个中信重机。我们对会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工艺环节都进行了改造,更加大型化、高效化,从而使整个工艺过程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升。这个提升不仅仅是配套的提升,整体素质的提升,更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也做了大量的资金积累,实施了技术改造后,不但没有增加负债,而且银行负债还在降低。另外一个方面是我们有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在人数减了一半的情况下,产量翻了两番,还在产品结构上做出巨大的调整。虽然企业已经进入良性发展,但这种发展和市场需求相比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技术改造。今年年底,2万平方米的大型工厂就要建成,同期采购了国际上先进的大型机床进入这个工厂。明年的技术改造也已经在今年年中全部确定。明年将又有一大批新的装备投入生产,从冶炼、铸造、锻造、热处理、铆焊、加工装配到设计院新增的实验装备,这些都是成套产品开发的基础。技术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扩大,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
企业财富的积累,是对社会财富的贡献。而随着对社会贡献的增大,个人财富也应该有所提升。
中国水泥网:随着中信重机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富变成了社会财富。想请任总谈谈您的企业价值观和财富观。
任总:我认为只有把软硬件配好了,财富才能滚大,才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优质产品,为社会做出贡献。水泥协会雷会长曾经说过,中信重机的作用不单在于大型水泥成套装备的国产化,还在于实现国产化以后,使水泥成套装备工程造价大大降低。让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个企业财富的积累,也是对社会财富的贡献,这个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责任。
从个人财富讲,应该说随着对社会贡献的增大,个人财富也应该有所提升,我们正在试图有所尝试。7月1日在我公司一千人的党员表彰和纪念大会上我们已经提出来,今年要让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开上自己的车子、住上奖励的新房。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更大的目标是在明年,最晚在后年,对企业体制、产权结构、经营模式进行改变。改革最终的目的是要把中信重机建设成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随着这种改革,我相信中信重机的员工,尤其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不仅他们的财富能够得到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身价值和劳动成果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再好的市场也有差的企业,再差的市场也有好的企业。信息社会,拥有信息资源就有机会成功。
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网是目前水泥行业最热门的网络门户网站,创下了日访问超万的记录。请问任总如何看待我们这样的新生行业媒体,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和要求?
任总:中国水泥网是国内很有影响的专业网站,我经常登陆网站浏览,并且从中解读到很多信息资源。首先,中国水泥网能很好地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传递政策信息;其次,提供了很多行业信息,尤其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及中国水泥市场的具体情况,提供了很多行业指导性信息。这些信息无论对水泥企业,还是我们这种提供水泥装备的企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需求信息,包括水泥市场装备的需求,为各个企业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我们作为装备企业,也不断地从中获得很多信息。根据水泥网提供的大量、高效的信息,使我们能及时地调整经营战略和策略,这点上非常感谢中国水泥网这几年做出的不懈努力。
现在是信息社会,大家都离不开及时、客观、高效的信息资源,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也是我们很好利用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市场是变化的,再好的市场也有差的企业,再差的市场也有好的企业,就看哪个企业能捕捉到市场的商机。所以,我们会一直关注中国水泥网的发展。同时希望水泥网能够提供更多市场方面的信息,让我们从中抓住机遇,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能够继续在国家进行重大经济调整过程中为我们提供更多政策方面的信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推动中国水泥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和更高的目标迈进。(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