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
我们让你领先一点
理事会活动
每日丝语

[2024-05-07]

光大水泥仍将立足环保,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做好行业服务的基础上,考虑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惠州市光大水泥 总经理 陈灿辉
理事会新闻
刘怀平:我有一个梦想

 

江苏科行集团董事长刘怀平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采访江苏科行集团董事长刘怀平

  在对江苏科行集团董事长刘怀平的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他梦想要在盐城做出一个水泥辅机产业集群,梦想联合盐城的龙头企业,共同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他不仅有梦想,而且也为了这个梦想做出了方方面面的铺垫和努力。他说,科行的每个人都有也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但他们共同的梦想就是“让我们一起变得更优秀”。回首科行成长的10年,审视今天科行的成绩,这个目光敏锐、思维缜密、叙述条理、不愿意固守陈规的董事长让我们禁不住由衷地叹服,他的梦想必定会成为现实。

  是什么让刘怀平走得如此从容自信?科行是如何利用10年的时间从一个新生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对比过去的10年,科行的第二个、第三个10年又将会有怎么样的不同?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关于刘怀平董事长梦想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国内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以及水泥成套设备出口增长的强劲带动,中国水泥机械行业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不但产销增长迅猛,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水泥机械产品依赖进口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相反,越来越多的国产装备开始走出国门,打开了国际市场。在众多省市地区中,水泥辅机设备生产的集中产地非江苏盐城莫属。

  盐城是江苏乃至全国节能环保机械工业的重要产业化基地,大大小小的节能环保机械企业遍及全市,特别是集中在亭湖区,被誉为“全国节能环保机械之乡”。这些企业中不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专业研发机构和产学研联合体,创办了“研发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具备了重点产业集群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由江苏科行集团投资控股的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领头羊”。

科行公司的“三高战略”

  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毕业后在无锡湖山水泥厂工作两年的刘怀平实现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梦想:创办一个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我国水泥企业环境污染大难题的企业。经过10年的打拼,目前科行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著名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以提供精良的中大型水泥建材设备而闻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科行是如何从众多新老机械企业中脱颖而出?刘怀平归结为三点原因。

  第一,实施“三高战略”。所谓“三高战略”即“高起点定位”、“高速度发展”、“高质量运行”。科行在一开始定位时,就瞄准了水泥行业里的永恒主题——节能环保。刘怀平说,水泥机械行业从检测、输送到主机有很多产品,但是节能环保这条路,必定会是水泥行业的永恒主题。

  第二,紧紧抓住“科技”这一发展动力。如果说“三高战略”让科行人找准了发展的主线,那么科技就是科行人在这条路上高质量前行的动力。最近几年里,科行公司共成立了7个科技攻关小组,享受科技部的创新基金,研发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已申请46项专利。科行公司每年都要在企业团队中选出一批技术人才来进行科技攻关项目,将这些项目转化为有效的技术和产品,使之得以实现产业化生产。

  同时,科行也引进外部科技力量帮助自己成长,就在今年,科行公司与清华大学签订了《冶炼废渣成套设备系列化大型化的研究》合作协议,与盐城工学院联合建成全国首个“料床挤压粉磨实验室”,这些都不断为科行注入科技活力。“科技打造行业典范”便是科行人认识发展动力的真实写照。

  第三,强化内部管理。科行的管理模式被称之为“内方外圆”的“古钱币式”管理模式。“内方”就是强调内部要方方正正,规范化。“外圆”就是给企业创造一个游刃有余的外部发展环境。这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也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科行人还提出了“制度第一、老总第二”的管理原则。

  选准了定位了发展主线,依靠科技这个动力,通过“内方外圆”式的管理,使得科行在短短10年里能够脱颖而出。

内方外圆的管理

  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大,企业的管理将显得更为重要。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将是一个企业获得成功的基石。“内方外圆”的管理模式,让科行从企业扩大到集团过程,不但没有经历太多的弯路,反而使企业更加团结有向心力,同时在竞争中更是张弛自如、游刃有余。

  刘怀平从十几年的企业管理中总结出了三句话:“企业最大的漏洞是管理漏洞,企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文化的风险,企业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的失误。”在科行,具体的管理手段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刘怀平把它总结为“以文化为灵魂的创新的管理模式”。

  据我们了解,在科行,很多事情都会被浓缩概括为几句话,都会有一个独特的衡量、评价标准。在加强企业信誉和产品建设中,科行的口号是“思路决定出路,人品铸就产品”,强调思路和诚信的重要性。科行人有自己的做人要求和原则:“内向而不缺内涵,聪明而不耍小聪明,有私心而不谋私,用心而不用心计”。

  在生产管理中,提出了“三化管理”,即“精细化、规范化、可视化”,规范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每个生产步骤都要求公开操作,不忌讳同行的参观学习,甚至连生产图纸也是公开的。刘怀平说,科行是以科技为发展动力的,图纸只是竞争的一个方面,核心竞争力是偷不走的。

  在组织模式上,可以用“中心+公司”来概括。“中心”的职能包括综合发展、行政管理、财务计划、技术保障、生产保障、市场保障等。“中心”既是一个管理部门,又是一个服务部门。“公司”包括科行重工、科行物流、科行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泥粉磨研究所、中科节能环保等集团子公司,他们按照公司化模式走向市场,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中心”与“公司”相互服务、相互分工、相互监督、联动发展、共谋思路、同创绩效。刘怀平认为,用“中心+公司”的管理模式可以把科行10年来优秀的东西沉淀下来,为将来真正的集团化、为更大的发展、更强势的竞争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我为刘总挑毛病”

  刘怀平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看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首先看的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底蕴如何;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就看文化能否可持续发展;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大小,就看企业文化底蕴的多少。现实也是如此,刘怀平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是最下狠功夫的。

  今年是科行集团十周年大庆,但公司没有搞任何庆典活动,也没有请领导和客户,而是忙活一件事——“我为刘总挑毛病”。活动内容是通过员工写匿名信的方式,为董事长刘怀平提意见挑毛病。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还设置了“正气奖”、“忠言奖”、“敢言奖”等奖项,对提出有价值意见、建议的员工以重奖。为了让员工能畅所欲言,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刘怀平甚至连续在外出差半个月。

  谈到为何要发起这样一个活动时,刘怀平认为,科行是一个民营企业,容易出现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而运营中的问题需要广大员工来发现和提出解决办法,不能仅仅只依靠决策层甚至是刘怀平一个人来决定,要打破“凡事看刘总”的思维定式,让更多人参与企业的管理。刘怀平说:“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过去的管理特点和优点,也许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变成缺点,但是自己看自己往往是看不清的,而身边的人可能是清楚的,但是他不敢讲。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让自己能更清楚地审视自己,为下一个10年做准备?所以就发起了这个活动。”

  “我给刘总挑毛病”的活动让科行的员工进一步、全方位地审视企业管理者。既是给刘总挑毛病,也是给整个企业挑毛病,既是给企业挑毛病,也是给员工自己挑毛病。所有的科行人都重新站在一个非常冷静的角度,以非常冷静的心态审视科行,为下一个10年积蓄更大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科行的凝聚力、向心力变得前所未有地强大。“凝聚力量决定竞争力”。刘怀平说:“搞什么活动都没有搞这个活动好,就是把清华大学的教授请来天天给科行人讲课讲凝聚力,都没有这样一个活动的效果好。”前不久,还有几个国内高校派专人到科行公司了解和整理这一活动的情况与内涵,并将作为高校教育课堂上的案例。

  “有了人,梦想才能逐一实现”。对人才的重视也造就了科行今天的成功。刘怀平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职业梦想的实现也促进了企业的成长。于是,刘怀平又提出了“让我们一起成长”的口号,“既包括老板也包括员工,企业从上到下都能关注到每一个人的成长,有了每一个人的成长,自然就有了这个企业的成长,有了每一个人的发展,自然就有了这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个10五大组合拳

  有了前10年的第一个胜利,刘怀平在接下去的第二个10年、第三个10年又有怎样的梦想呢?刘怀平说,尽管过去10年科行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究其根本,还是停留在做企业的层面上。他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三个10年:第一个10年,做一个优秀的企业,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任务;第二个10年,做一个有特色的产业;第三个10年,培养出一批职业经理人。

  相比第一个10年,刘怀平的第二个10年则要复杂、宽泛的多。从何入手?他说,首先要让科行的文化和技术具备“可复制性”。“做产业不同于做一个产品,也不是简单地圈地盖车间,做产业就是要通过研发基地产生智慧、产生思想、产生模式,然后拿这些智慧、思想、模式、理念去复制出一批企业出来。”通过这样的复制,在盐城做出一个产业集群出来。刘怀平很清楚,要实现这个梦想,仅仅靠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因此他正在牵头发起成立“盐城节能环保机械产业协会”。对于这个产业形成的意义,刘怀平用一个“只有,才”的排比句来阐述:“只有通过一个产业集群,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只有这个产业做成了,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市场客户;只有这个产业做成了,我们才能真正实行差异化发展;只有这个产业做成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他认为,就像一艘航空母舰周围都有一批“护航舰”一样,任何一个百年企业或者国际化大品牌的形成,都需要一片肥沃的土壤,“龙头企业就应该承担做出一个特色产业的责任,这样也能保障自己做得更大更强”。

  围绕这个思路,科行已经打出了一套五个方面的“组合拳”。

  第一拳,盐城市经贸委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策划下,专门成立一个装备产业发展办公室,由经贸委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同时准备成立一个“盐城市节能环保机械产业协会”,通过这个组合,可以把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缩短,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资源促进产业发展。

  第二拳,科行公司投资成立“盐城中科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服务有限公司”,为盐城的水泥机械企业介绍专家、培训人员、信息发布,并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目前江苏省财政部门已经给了这个技术服务平台70万元的扶持资金,国家发改委在今年也给了220万专项资金,用于建这个平台。这在全国水泥机械行业是绝无仅有的。

  “我就有一个梦想,要让我们盐城几个龙头企业共同开发,大家一起把盐城这个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专门的机构来跳出科行整合资源,做大盐城节能环保水泥机械产业,代替进口,走出国门,使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一个梦想。

  第三拳,投资创新基地。刘怀平把科行的创新基地形象地比喻为大公鸡,把产业化基地比喻成老母鸡,“大公鸡要漂亮要有思想,要具有吸引力,吸引人才,能出思路,出优质思路,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平台;老母鸡就是要健康,要能吃苦,能奉献,要能下蛋,能下优质蛋,下蛋就是产业化,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使之产业化,用科技来转化为资产。”

  第四拳,加工装备的共用。科行的加工设备比较先进,一些小企业无力投资购买,刘怀平说其他企业也可以使用这些设备。目前,科行已投资了数控切割、动平衡机、重型焊接中心、双柱立车、卧式车床、镗铣床、万能磨床等2000余万元的加工检测设备。“我们收取一定的成本费,也就是收取一点设备折旧、人工和原辅材料的成本费用,不仅能创造一定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盐城产业圈子里的企业的装备能力、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

  第五拳,成立了科行重工公司。以生产卧辊磨、选粉机等高效粉磨设备为主,通过集团的分工,实现专业化的生产和市场开拓。“将来集团要发展的更大,要想复制出更好的产品和发展模式出来,就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现在是科行人在掌握,将来我们就可以逐步向盐城的其他企业延伸。”

  可以看出,这五拳筹划得非常周到,从政府到企业、从技术创新到集群化生产再到专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如果这五拳能彻底打下去,未来的10年,盐城必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泥机械重要的生产基地。

  作为水泥机械装备企业,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也是刘怀平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当问及对中国水泥行业未来的看法时,刘怀平脱口而出便是“四大特征”:重组并购是发展的主旋律;水泥技术的进步将在世界上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中国水泥产业的一大批新型高端人才将迅速形成;区域差别将进一步拉大。每一点都可以举出一大串例证。水泥行业与自己的梦想息息相关,所以刘怀平时时关注、总结,才会有这般从容淡定、运筹帷幄。为了实现这第二个和第三个10年的梦想,刘怀平对水泥行业和水泥机械行业可能发生的状况和趋势已经了然于胸。我们也相信,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和踏实的行动,刘怀平的梦想不会只是梦想,等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刘怀平未来的梦想又会是怎样呢?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