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日,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在峰会上作了题为《致力于开创我国水泥市场健康新格局》的报告,短短十几分钟的报告立足于推进中国水泥的工业健康发展,站在“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的高度,针对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呼吁大企业集团用自律的心态带头维护市场,推进市场健康化,提升行业利益,令听者耳目一新,意犹未尽。
第二天,中国水泥网CEO邵俊一行带着业界同仁们所关心的焦点问题来到了中国建材集团,对宋志平董事长进行专访。在专访中,宋志平畅谈了对国内水泥行业发展和中国建材产业布局的深刻见解,不时妙语连珠,十分生动地将一个个观点注入形象的语汇之中,令人印象深刻。
呼唤成熟:水泥行业需要理性发展
“恶性市场竞争是行业不成熟和企业家不成熟的表现,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包打天下,只有企业之间主动协同,共同培育一个健康的市场,共同维护这个市场,我们的水泥行业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企业家才能成为成熟的企业家。”在水泥峰会的演讲中,宋志平这样强调“行业和企业家的成熟”。
宋志平说,他想告诉大家,水泥行业目前正处在一个最重要的阶段——转型期,不应该再简单地依靠建新线、依靠快速扩张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要追求结构的合理、价值的提升,追求集约化的发展。水泥行业的人都必须非常清醒地看到这个转变。
“有些人说,你的想法挺好,但是实现不了,水泥行业还要打一场恶仗,才能调整好结构。”宋志平笑着说,“我说恶仗已经打过了,就是因为打了十几年的恶仗,大家并没有从中获得应有的收益。”
说起打仗,宋志平借用了在水泥峰会上听到的一个词——“中国人的战斗精神”。他说,其实大家都不愿意“战斗”,投身水泥行业既是为了事业,也是为了效益,如果长期没有效益,大家肯定都没办法做下去了。
他强调,“所以现在应该是大家理智思考的时期了。”“我们的水泥企业应该转变那种单纯依靠增加产能来达到企业规模增长的成长模式,代之以通过延伸产业链和提高水泥产品的附加值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变过去数量的增长为价值的增长,迎接水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在宋志平看来,他进入水泥行业后,首先发现的就是水泥价格不合理。无论是和钢铁、煤炭还是和其他建材相比,无论是采用全球水泥价格还是采用我国其他基础原材料价格作为参照,水泥价格都算是低的,10至20年间的平均价格几乎没涨。而在对比了房地产、煤炭、钢铁、电力行业的价格涨幅之后,他意识到一定是行业里面出现了问题。
“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宋志平说,“就是过于分散”。
“就全球来说,水泥行业是一个技术门槛高、专业化极强的重资产投资的产业,制造者是为数不多的知名大公司,但是我们国内却有五千多家水泥企业,去年前十家大企业的产量也仅占总产量的20左右,集中度偏低。这正是导致近年来恶性竞争不断的根本原因。这种发展的思路一定要改变,所以我用了‘行业和企业家的成熟’这个说法。”
联合重组:相信内在逻辑的正确
“比如说全国的十大振兴行业,他们集中的问题是什么呢?我看有两条,产能过剩和企业分散、集中度低。解决的方法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淘汰落后,第二个就是兼并重组,我们叫联合重组。联合重组能够增加集中度,减少恶性竞争,使市场有序化和健康化。”
谈到水泥行业联合重组,宋志平回忆起了当初中国建材收购徐州海螺万吨水泥生产线时的情景:
“我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必然逻辑。当我们决定收购徐州海螺时,很多人说不可能,我说是可能的。很多人说做不成,最后我们还是做成了。为什么我们能做成呢,因为它的内在逻辑是正确的,是合理的。”
2006年7月1日,海螺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签订协议,中国建材一举收购徐州海螺全部股权。海螺的这次转让不仅包括已经建成的一条万吨熟料生产线,还包括9亿吨的石灰石资源、二期工程的土地、道路等。
当时,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认为,中国建材集团和安徽海螺集团的战略重组是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将产生巨大影响。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中国建材和海螺的这场合作,开创了我国大型企业在联合重组中合作共赢的先河,宋志平说,“也标志着我国大型水泥企业和企业家正在走向成熟。”
中国建材刚开始在行业内大力推进联合重组的时候,行业内还是见仁见智,但是后来中国建材联合重组的顺利推进使得这种做法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同。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转向了联合起来以后能不能够做大做强,管理整合做得怎么样。宋志平说,“这是两个问题,首先,只要踏踏实实,就能做好。如果不迈出第一步,连重组都做不到,管理整合又该去整合、管理谁呢?其次,我们现在的管理整合正在有序推进,企业重组后,都运行得很好。中国联合水泥没有一家企业是亏损的,去年利润比前年翻了一番。南方水泥重组后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关键是通过重组,淘汰了区域内的大量小立窑落后生产线,并全部配套了余热发电,为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利益的奥妙:去赚另一种方式、另一种业态的钱
水泥峰会上,宋志平对国内外水泥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了水泥行业多年来利益得不到实现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行业整体价值,使水泥企业赚到合理利润,也应成为我们水泥行业的重要着眼点。”
他说,多年来水泥行业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定势思维,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一是靠扩大规模,二是靠降低成本。
“现在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大家都应该去理智地思考,究竟怎么去可持续发展,究竟我们应该怎么去赚钱?大家都想赚钱,都想发展,问题就在于怎么去发展。”
在访谈中,宋志平三次强调了“理智”:理智地思考、理智地竞争,当然还有理智地发展。
宋志平说,他们与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的合作,实际上是一个双赢、多赢和共赢的局面。企业通过联合重组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利润空间;而中国建材则得到了联合本身产生的价值。
行业中有些人以简单的买卖来看待联合重组,认为有赢家必有输家,认为买的不如卖的精,宋志平说,“我觉得他没有看清楚,联合重组的意义绝不是简单的买卖。”
在宋志平的理念中,单独去浙江买一个水泥厂,他不买,单独去新疆买一个水泥厂,他也不买,再怎么便宜都不去。实际上,任何一个单独的水泥厂他都不买;但是买一个区域的水泥厂,他愿意。
他说,这就是奥妙所在,也就是为什么叫做区域战略。在他看来,如果十家水泥厂的老板都同意把厂给他,每一个厂的价格都谈下来,最后能够形成一个区域,那他马上就去买,这就是问题的本质:
“不能用简单的买卖来看待这场联合重组,这场联合重组看重的是规模效益,看重的是提升对市场的控制力和掌握价格话语权所产生的效益。而现在整个水泥的症结就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谁有办法能够提升水泥的价格,谁能够对水泥的价格拥有话语权,谁就能拿到用水泥赚钱的金钥匙,不是谁能建多少线,甚至也不是谁的成本最低。
过去,由于几家水泥企业长期在某一个区域竞争,导致水泥价格较低。随着联合重组带来的集中度和市场话语权的提升,水泥价值的实现不再简单依赖于量的增加,而是能够提升到社会价值增长的平均值左右。而中国建材获得的就是这一块的利益,赚的是另一种形式、另一种业态的钱,这恰恰是联合重组前的水泥企业自己赚不到的。
在联合重组中,短期的利益让重组企业享受到;而由此形成的一个健康市场,则能够让中国建材得到重组前大家都享受不到的长期利益。实际上,联合重组带来的是双赢、多赢和共赢的结果。”
科学布局:水泥行业需要“休克疗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础建设的需要,各地纷纷兴建水泥厂。虽然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也带来了水泥企业盲目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
当谈到了水泥行业的科学布局时,也引出一个冲击力不小的词语——“休克疗法”。
宋志平指出,现在我国的水泥行业已经不可能再去盲目地增加量了,正是处于一个进行结构调整的良机,待淘汰的6亿吨小立窑又给了结构调整一个空间。目前要做的首先是把思路理清楚,把布局调整好。
“如果在某一区域确实产能还缺一点,可以再上,但是该不该上则必须经过听证,通过举办全国水泥布局、各省水泥布局的听证会,由水泥协会做宏观的发展布置。如果经过听证,地方确实需要建水泥厂,就要开展公平竞争,通过竞标来决定。在沙特、土耳其,乃至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水泥生产线的建设都是通过政府发函这么做的。”
“可现在我们是怎么做的呢?”说到这里,宋志平的眉头微皱,十分严肃。“我们经常是县里招完商,你刚在这里打桩,就又来了一家企业在旁边打桩。一个地方的水泥市场哪有这么多空间呀!有一些人说进行布局听证就不是市场化了,是倒退,我不这么看。我觉得科学布局合理安排这是对的,布局之后大家可以自由竞标,这个就是市场化。”
“如果没有科学的布局,让水泥企业一哄而上都去建设,然后打恶仗,最后倒闭,这不仅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也会产生相当高的能耗。水泥这个行业里已经不能再消耗,不能再打仗了。我觉得中国的水泥应该采用‘休克疗法’,先休克,该停掉的停掉,该规划的规划,该调整的调整。在科学的布局下、在有效的监管下进行良性竞争,避免无序竞争,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市场有自由竞争的一面,市场也有理智的一面,”宋志平说,“我这个人相信理智的一面,我相信企业和人都是理智的。大家理智地划分、主导各自战略市场区域的格局,我觉得这是今后大企业相处的一个原则,这样才能进行良性而有序的市场竞争,促使行业健康发展。”
谈到这里,宋志平也对目前的水泥行业提出了警示。
在他看来,国家四万亿投资的拉动给了水泥行业一个巨大的机遇,但这个机遇是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非常规性措施。这么大力度的基础建设投入,这么大力度的农村建设投入,其阶段性是十分突出的。
宋志平说,在这个时候,行业同仁们一定要清醒,要看到是政府的投资拉动政策帮助了水泥行业,大家应该倍加珍惜,借助这个机会很好地调整结构,严格控制产量,大力淘汰小立窑。不要因为有了这么一个短暂的机会,脑子一热又开始扩大产能。“我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昨天谈了一些观点,大家也还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我相信慢慢大家终归会走到一起的。”
“因为它的规律是这样的,总要有人把它说出来。”宋志平的语气平缓而坚定。
新闻链接:
4月1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宋志平在2009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作了题为《致力于开创我国水泥市场健康新格局》的报告,并总结了如下10条观点:
1、中国建材通过推动资本运营和联合重组两个轮子,实施大水泥区域化战略,水泥业务得到快速成长。。
2、中央政府拉动内需投资四万亿给水泥行业带来技术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应倍加珍惜。
3、多年来水泥行业价值没有随着社会平均价值的增长而增长。
4、水泥行业的成长方式要从追求数量的增长变为追求价值的增长。
5、大企业集团要用自律的心态带头维护市场,推进市场健康化。
6、行业的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有行业利益之中。
7、中国水泥行业应形成大企业主导各自战略市场区域的格局。
8、合理布局是使市场竞争有序化的根本方法。
9、过度竞争最终将损害行业本身。
10、提升行业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