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
我们让你领先一点
理事会活动
每日丝语

[2024-05-03]

光大水泥仍将立足环保,在保证水泥产品质量,做好行业服务的基础上,考虑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惠州市光大水泥 总经理 陈灿辉
理事会新闻
夯实内功,稳健发展——专访科华集团董事长赵宝忠

 

科华集团董事长赵宝忠

浙江科华集团公司

  2009年注定是中国水泥行业不平凡的一年,金融危机,产能过剩,一次次冲击着中国水泥行业。淘汰落后水泥项目,出台《水泥行业准入条件》,抑制产能过剩,联合重组,兼并收购,中国水泥业正进行着一场大变革。

  处在变革风暴中心的人,正以怎样的心态和行动来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风暴。在这场变革风暴中,他将带领他的企业走向何方?为此,中国水泥网专访了科华集团董事长赵宝忠,听听他讲述如何带领企业穿越风暴,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中国水泥网:2009年,面对水泥市场和科华的长远规划,您在年初曾提出了“深入改革、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产能增超千万吨”的总体工作思路,并明确了09年的“三大目标”和“五大任务”,请问集团目前情况如何?

  科华集团董事长赵宝忠(以下简称赵宝忠):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东部水泥市场的持续低迷,重庆水泥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集团上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提出了集团的“三大目标”和“五大任务”。

  “三大目标”:“全集团2009年综合经济效益达到2.05亿元”,“全集团2009年生产和销售水泥(熟料)计划405万吨,达到产销平衡”,“全集团各在建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力争2009年在重庆的总产能达到千万吨”。

  “五大任务”:进一步深入集团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完善集团管理、发展、监督三大职能;完善集团贸易公司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贸易公司监督与经营两大功能;坚定信心,化危为机,抓住机遇,积极完成集团技改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财务核算制度,发挥集团审计、监督功能;开展科华文化的学习活动,全面提升科华干职员工的整体素质。

  在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公司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发展形势良好。截止8月份,集团熟料和水泥产量分别达到了年度计划的70.38%和64.86%,销售水泥超过200万吨,综合经济效益近亿元,各项能耗同比分别均有下降5%-10%。同时,集团还先后被确定为中国水泥产能五十强、重庆市2009年度建材行业重点企业,集团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因此,我们很有信心完成今年的年度计划和任务!

  中国水泥网:今年科华集团子公司重庆科华相继投资建设了产能为150万吨的水泥项目及万州科华二期年产200万吨的水泥项目,请问目前这2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何?

  赵宝忠:2009年是我们科华集团“快建设、大发展”的一年。虽然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科华集团并没有放慢发展的脚步。在国家扩大内需、“保稳定、保增长”的强大政策鼓舞下以及重庆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下,科华集团抓住机遇、逆势而上,继续加快了新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目前,集团投资的万州科华二期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项目已于2009年7月26日正式投产。9月1日,该项目熟料生产线烧成系统顺利通过达标考核,日熟料产量平均大于5000吨。

  重庆科华二期年产150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项目资金已经全部到位,目前进展顺利。土建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设备安装队也已于7月初进场安装,计划年底完成建设并进行设备调试,2010年3月份正式竣工投产。

  此外,今年6月下旬开建的石柱科华一期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项目建设将于2010年3月底完成;奉节科华首期年产15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在建,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待项目手续完善后将于2010年开工建设。

万州科华生产线全景

重庆市石柱科华水泥生产线规划图

  中国水泥网:科华集团在重庆市场未来的发展规划、布局如何?

  赵宝忠:科华集团自2003年到重庆投资以来,投资规模已近30亿元,是在渝投资规模最大的浙商企业之一。经过六年多的快速发展,集团无论在产能还是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在重庆水泥行业占据重要一席,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名牌企业。

  对于在重庆市场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布局,我们的思路是:加快各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力求各项目在2010年3月份全部建成投产;集团在重庆地区的产能达到千万吨,重点在长江以南的重庆地区展开战略布局;各公司将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打造集团在万州、綦江、石柱、奉节四个水泥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工艺、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形成“科华”水泥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区域龙头地位,并向四川、贵州、湖北等与重庆相邻区县渗透,积极抢占市场,不断扩大“科华”水泥的销售区域和“科华”品牌的影响力。

  中国水泥网:今年7月,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工业2009-2012年发展目标及重点》,规定“不再核准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加大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力度,2012年将全市水泥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以内”,这将有力促进重庆市水泥行业的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的进程,而此前科华集团一直是以新建扩张为主,今后科华在并购重组方面是否也将有新的规划?

  赵宝忠:重庆水泥市场近年来可谓风起云涌、众“星”云集。目前,已有海螺、拉法基、华新、冀东、红狮等众多大型水泥(建材)企业在重庆或周边布点,这样的过热投资造成了产能的过剩。

  为了不步浙江水泥因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行业集体亏损、市场持续低迷的后尘,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在2008年12月15日转发了《关于促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今年7月又出台了《重庆工业2009-2012年发展目标及重点》,明确表示,在“一小时经济圈”内,重庆主城九区不再核准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其他14个区县在今年12月31日前,也不再核准新型干法水泥。此举一出,相信重庆很难再有新的水泥投资项目落地,对于确保重庆水泥市场产能和需求的平衡,保障重庆水泥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我们科华的发展重心已经转移到重庆。重庆市场的发展情况对于集团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科华一直以“转变观念,练好内功,扎扎实实抓管理;调整思路,体制创新,稳扎稳打促发展”为集团的发展理念。“稳健”一直都是集团在发展的“核心”。因此,科华集团的扩张也一直是以新建为主,而不是重在收购兼并。

  当然,也不排除并购重组的可能。重庆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势必会关停一些技术旧、规模小、能力弱的小水泥企业,腾出行业和市场空间,从而引发行业联合重组的热潮,提高行业集中度。重庆水泥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也是我们科华壮大的良好机遇。在稳健的前提下,只要市场、资金、技术等条件成熟,并购重组也是不排除的。不过,具体的规划还将通过集团管委会的考察论证和研究讨论后才会做出

  中国水泥网:2006年,您在“浙商大会”上获得“省外浙商创新奖”,当时水泥界仅您一人获此殊荣。中国水泥网9月27日举办了第三届“水泥浙商大会”,能否请您谈谈对水泥浙商在金融危机带来的震荡环境和日益严格的政策背景下如何主动求变、求发展的看法。

  赵宝忠:个人的荣誉来自于企业的发展成绩,而科华的发展经历,希望能给水泥浙商们提供一点经验参考。

  随着《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和“十二五规划”的酝酿制订,针对水泥行业的相关政策日益严格。我认为,严格的政策带来的不是约束,而是规范:规范行业秩序,规范竞争规则,把良莠不齐的水泥企业水平规范成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因此,要想在这个日益规范的行业内站稳脚跟,谋求发展,首先就必须摸清家底,正视自身的实力,无论是上马新的生产线还是开辟新的市场,都要稳健慎重,因为迎接你的都将是实力强劲的对手。其次,行业的规范要求企业的规范,规划化管理、规范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从而共同造就出一个规范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规范的环境中立于不败。

  金融危机带来的,不止有“危”,还有“机”。面对危机,首先当然要有战胜危机的信心,惊慌失措或是麻木不仁都不利于企业渡过难关。其次,要利用危机,夯实内功,凝聚人心,提升管理,让企业在繁荣时期被掩盖的不足得以暴露,加以改进,并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危机教育,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只有自身这艘船从内部结构上够坚固,才能抵御风浪的冲击。第三,就是要充分抓住危机中的“机会”,转变企业发展模式,以明天的视角统筹长远的发展。利用在危机中淘汰弱小企业的时机,积极抢占市场,同时利用国家及行业在危机中的有关鼓励政策,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做长产业链,走集团化、产业化道路,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危机之后的更为长远持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还了解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科华集团各公司都实行了“全过程控制、多环节监管”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配方调整到煅烧磨制,都采取专门部门负责制,严格明确职权和奖惩,相互监督,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优质和稳定,并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售前、售后服务,以优良品质和良好服务深入用户市场,为科华未来的扩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古语“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拥有更为长远的眼光和更为开阔的视野,“船长”赵宝忠正带领着科华这艘巨轮驶离风暴中心。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